标识牌是一种承担信息发布功能的载体。国内环境标识行业起步较晚,因此早期环境标识牌往往是以信息发布为重点,不太不重视标识牌外部形态、色彩等视觉元素。我们现在能看到一些老城区标识牌,色彩单一,形态规整,版面信息的排布也是非常简洁,功能较为单一。从视觉上来看,这些标识似乎已经和当下城市环境存在较大差距。一方面是早期环境标识设计制作不重视外部视觉形态,另外一方面,受当时生产工艺、材料等限制,也算是时代的一个产物。
放眼现代新城区环境标识,我们会发现,无论是道路交通标识,还是户外广告标识,先撇开标识功能的变化,就从视觉效果而言,现代城市标识色彩斑斓、形态多样,醒目而又靓丽。并且大多数标识已经融入了声、光、电等元素,使其在承担信息展示功能的同时,业已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。
标识牌的外部视觉效果,也是内在文化内涵的一种直观展示,最典型的就是城市广场、景区入口、企业单位广场的精神堡垒、其体量高大,视觉效果震撼,具有强烈的展示作用,这种标识已经脱离了信息载体的原始功能,更多的是一种内涵文化精神的展示。不同形态,不同色彩的标识能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,这种视觉上触发的心理上感觉,几乎不受地域、文化的限制,具有广泛的传递能力,因此,笔者认为利用标识的外部视觉效果展示内在的精神文化,是一种直接、高效的方式。这也是标识外部视觉效果又一重要作用。
从多次实验结果来看,同一内容信息的标识,因为形态、色彩、甚至是版面信息排布上的不同,观察者对其认可的态度也不相同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儿童乐园中的标识,如果是方正规矩的形态,很少能吸引少年儿童去观察,而采用小动物或者植物造型的标识,更容易触发他们探索、学习的兴趣。还有一些提示标识、警示标识,如果采用传统矩形或者圆形形态,一方面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,另外一方面,版面信息内容语言过于生硬,还容易观察者的反感。
由以上几点我们总结了标识牌外部视觉效果的重要性,但并不是说环境标识的形态就能突破其信息载体的功能,毕竟后者才是其根本,我们只是强调现代城市环境标识视觉效果上的重要,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,标识外部视觉效果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。